网站导航

领导力丨耶稣如何挑选和培育核心团队

导语

标杆领导力:跨时代的十堂实战领导课

“耶稣为何能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?”《标杆领导力》在回答这个问题时,刻意从耶稣的人性角度,分析其领导力的独特和优秀之处,系统地结合了圣经有关耶稣领导力的教导、近代企业管理的最新思想、一些优秀企业的实践案例和我们在企业实践中的观察和反思。

《标杆领导力:跨时代的十堂实战领导课》电子书已在恩道电子书上架,目前5折优惠中,截止至2月20日,欢迎选购

以下文字节选自《标杆领导力:跨时代的十堂实战领导课》

“第四课丨团队培育”,全书精彩,欢迎购书

 

 

一、严格的挑选标准

浏览大公司的招聘广告,不得不感叹标准之高:高学历是敲门砖,高素质是必备,好出身是加分项,资深行业背景和经验也不可或缺,有的甚至对年龄和性别也提出要求。

耶稣作为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,在人才的选、育、用、留方面都有独到且颠覆之处。耶稣当年挑选核心团队(门徒)的标准,同样十分严格:绝对委身,放弃一切跟随他。耶稣看重的不是外在的知识学历、智商情商,而是他们的内心:是否愿意认同耶稣的使命,是否愿意放下其他的选择跟随他。

在挑选核心团队之前,耶稣非常慎重,他首先做的事情是上山去,整夜祷告。作为用人的第一步,寻求上帝的旨意体现着耶稣信靠顺从上帝的引导,正如他说:“我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……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,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。”

耶稣知道,他离世后要靠核心团队把他的使命广传并传承,他们也是未来的教会领袖,其重要性远超其他一般的跟随者(信徒),所以不管在挑选还是培育方面,耶稣投资在门徒身上的时间精力远超他人。

祷告之后,耶稣下山主动挑选核心团队(门徒)。他首先呼召了正在加利利海里撒网的渔夫西门和安得烈:“来跟从我,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。”二人虽没什么知识文化,却对耶稣的呼召异常认真,“他们就立刻舍了网,跟从了他。”

之后的两位门徒同样干脆,他们是渔夫雅各和约翰,当时正和父亲在渔船上补网。听到耶稣的呼召,“他们立刻舍了船,别了父亲,跟从了耶稣。”

这四位渔夫对耶稣的委身和信心程度之高,简直不可思议。渔网和渔船是他们之前人生中赖以为生的工具,是他们所有安全感的来源和保障。立刻舍了网,舍了船,就意味着一下子告别自己前半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长和生计,告别自己的安舒区,放弃一切,跟随耶稣去一个陌生未知的领域。但耶稣正是看中了他们这颗愿意被主使用的受教的心。

相比之下,一位少年财主的资质和背景要比渔夫好得多,却没能成为耶稣的门徒。

综合四福音书的记载,这位少年财主的条件令人称羡。他不但很有钱,还是犹太人的官,可谓年少有为,前途似锦。但富足的生活和优越的地位似乎并未令他心灵满足,他听闻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和对天国福音的讲论后,急忙来找耶稣寻求真道。当耶稣走路的时候,这位少年官不顾自己的体面,竟跑过来跪在耶稣的面前,问他说:“良善的夫子,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?”

耶稣对他列举了几条诫命,少年官迫不及待地说他从小就做到了。耶稣进而呼召他说:“你还缺少一件:去变卖你所有的,分给穷人,就必有财宝在天上;你还要来跟从我。”没想到,少年官听到这话,“脸上就变了色,忧忧愁愁地走了,因为他的产业很多。”

很遗憾,这名资优生并没有成为耶稣的门徒。他虽谦卑求教,却最终难以舍弃眼前所拥有的,没能离开他的安舒区,对钱财的贪爱也超过对穷人的关爱和对耶稣的委身,不够资格成为门徒。面对这位优秀的候选人,耶稣一点也没有妥协或降低选人的标准,因为他知道要实践他的使命,门徒的委身比能力重要,内在素质比外在条件重要。

门徒也有因价值观不合而被淘汰的。犹大是门徒中唯一不出自加利利的,他来自犹太地靠近以东的城镇加略,在门徒中管理钱财。一般而言,管钱的都是团队中正直可靠之人,不排除犹大曾经表现不赖。

不过,对于马利亚用一斤极贵的香膏抹耶稣脚这件事,犹大颇有微词,他很快算出这罐香膏的价钱,觉得用来膏抹耶稣不值,还假惺惺地说“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?”福音书的作者很快揭露了他:“他说这话,并不是挂念穷人,乃因他是个贼,又带着钱囊,常取其中所存的。”贪爱钱财的犹大,罔顾主一再的提醒,最终为了区区小钱,出卖了耶稣,最后自尽。

耶稣在选人时,最看重委身程度,但也顾及到能力层面。后补使徒保罗最为优秀,能力强,委身程度也高。其他门徒虽能力并不突出,但委身程度很高,仍可培养塑造。至于能力很强但不委身的,再优秀耶稣也不考虑。犹大遭到淘汰则说明,诚信忠心是跟随耶稣的最基本门槛。

 

二、如何把平凡人变为不凡领袖?

若描述总结一下耶稣亲自拣选的这12名门徒的画像,便发现他们:

• 就教育背景而言,都是无知识的小民;

• 就职业而言,远非“高大上”,有渔夫、税吏、极端主义者;

• 就能力而言,实在一般,没有天生的领导素质,没有演讲才能;

• 但性格缺点却不少,比如暴躁、争权、多疑、冲动、软弱等。

单看这些人的背景和能力,很难相信靠他们能落实耶稣的使命,建立今天的普世教会。但耶稣恰恰就选了这些“高投入,低素质”的平凡人,悉心把他们培育成不平凡的忠心领袖。这些平凡人的生命被耶稣转化,几乎全部殉道,最终改变了世界。

耶稣培育这群核心团队有何独特之处?

很明显不是靠管辖和命令,也不是靠滔滔不绝的教诲,而是建基于亲密的互信关系,用生命影响生命。

耶稣通过关系影响和造就他人,开题篇介绍过的领导力专家麦斯维尔将之称为“关系领导力”,正如耶稣所提出的“牧羊人与羊”的比喻:“……羊也听他的声音。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,把羊领出来。既放出自己的羊来,就在前头走,羊也跟着他,因为认得他的声音。羊不跟着生人,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,必要逃跑。”

牧羊人与羊的关系,就好比领导者和跟随者的关系。在耶稣培育门徒的关系领导力中,我们看到三个特点:

(一)认识团队、因材施教

在比喻中,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非常亲密,他能立刻认出谁是他的羊,熟识每一只羊的个性和特征,能叫出每只羊的名字。在关系领导力中,耶稣了解每个门徒的特点、潜能和需要,并能因材施教,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委以不同任务。

耶稣的门徒性格各异。约翰和雅各脾气暴躁,耶稣曾给这两人起名叫“雷霆之子”。经过一个撒玛利亚村庄不获接待,他俩竟然求主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这些人;巴多罗买(又名拿但业)非常坦率,耶稣称赞他是个真以色列人,心理没有诡诈;彼得勇敢冲动,话多鲁莽。刚说了大话“纵使别人都跌倒我却永不跌倒”,随即就三次不认主;多马则小信多疑,圣经多次记载他的疑惑,主复活后向门徒显现,他说非要用指头探入那钉痕才信。

但耶稣接纳每个人,了解每个人的强项、短板、期望和需要,并转化他们的生命。

以彼得为例,从一块“顽石”变成了“磐石”,从不认主到放胆在官府面前证道,向外邦人传福音。他的讲道使三千人扎心,五千人悔改,最后倒钉十字架殉道。主向多疑的多马显现,邀请他伸出指头来摸他的手,探入他的肋旁,又告诉他“不要疑惑,总要信”。根据史料记载,多马的足迹遍布印度和阿富汗,殉道而终。

耶稣讲述按才受托的比喻,根据个人特点和能力委以不同责任。每个人天赋和恩赐的大小不同,所受的托付也不同。五千两和二千两的各自又赚了五千两和二千两,忠心又良善,得到主的称赞,“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”。除了亲自挑选的12位全时间事奉的使徒,耶稣又设立了70位门徒。其中最核心培养的,是彼得、约翰和雅各,他们与耶稣形影不离。

(二)相互信任、发挥潜力

在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,羊同样认得牧羊人的声音,信任他、跟随他,若听到陌生人的声音,必要逃跑。在团队中,靠说教、约束、发号施令等方式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。耶稣从未威逼门徒跟随,而是首先与之建立深度互信的关系,并在此基础上影响、帮助门徒成长。

耶稣和门徒建立的信任关系有以下特点:

俯就—在公司里,不是所有老板都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并互动频繁。但是耶稣却纡尊降贵,道成肉身,取了奴仆的形象,跟门徒们吃住在一起。他与门徒们平起平坐,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难处,一同祷告,一同擘饼,一同哭泣,调解他们的纠纷,完全介入他们的日常生活。

锻炼—耶稣亲自培养这些门徒,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。耶稣叫十二门徒来,赐他们权柄,使他们能赶出污鬼、医治各样的疾病。又差遣他们出去宣讲天国的福音。

包容—在下属犯错后,给予宽容、学习和成长的空间。耶稣在这方面再次作出表率。门徒的很多表现令人失望,但耶稣却一直包容,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比喻,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七十个七次。

​比如有一天,耶稣明明白白告诉门徒,“我们可以渡到那边去”,但是门徒很快就丧失信心。加利利湖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,特殊的板块使其经常突然发生强烈风暴。上船之前,耶稣马不停蹄地做工,医治赶鬼,行各样神迹,以各种比喻讲解天国道理。精疲力竭的耶稣上船后就枕着枕头睡觉。

风暴来临时,船上至少有四个老练的渔夫,此时他们已和耶稣在加利利一同服侍了一年,对耶稣的大能不是不了解。但他们惊慌失措,叫醒耶稣,甚至埋怨他:“我们丧命,你不顾吗?”耶稣平息了风浪,问他们:“为什么胆怯,你们还没有信心吗?”耶稣体恤门徒的小信,一次又一次包容他们。虽然彼得三次不认主,但是耶稣包容他、爱他、转化他的生命,最后委以重任。

对待多疑的多马,同样如此。耶稣带给领导者的启示是,对待那些人品不错、态度端正,但能力有限的人,不妨多给予一些成长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。但对于价值观和人品有重大问题的人,耶稣并不一味迁就。比如犹大,最终被淘汰出局。

托付—耶稣预言说,门徒将来要做比他更大的事情。最后,耶稣在离开世界前颁布大使命:“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,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” 

这便是耶稣培养人的方法:俯就下属,提供锻炼的机会,包容过错,耐心等待成长,不断扩大责任,更多地授权,最终委以重任。

(三)以身作则、言传身教

牧羊人把羊领出来后,自己走在最前面,羊群跟着他。在关系领导力中,这意味着身教比言教更重要,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。耶稣对门徒提出的所有要求,都是自己做在先:

耶稣教导门徒要作仆人式领袖,要彼此相爱,他首先无条件地爱门徒,为门徒洗脚后,对他们说:“我给你们作了榜样,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。”

耶稣教导门徒“好牧人为羊舍命”,他首先甘愿走上十字架,担当众人的过犯。

耶稣教导门徒要爱仇敌,他在十架七言的第一句就是“父啊!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

耶稣教导门徒要宽恕,正如前文所述,他宽容门徒的过失,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,之后还委以重任。

耶稣的团队培养跟第三课提到的仆人式领导力分不开,整体思路是成全他人,目的是造就、赋能、改变员工,以树立榜样和授权为领导方式,以身作则又宽恕接纳,从而与员工形成长久、感恩的爱的关系。

 

以上文字节选自《标杆领导力:跨时代的十堂实战领导课》

“第四课丨团队培育”,全书精彩,欢迎购书

 

标杆领导力

跨时代的十堂实战领导课

杨国安 郭振游
使者协会

无论在企业、机构还是家庭中,我们在世界上扮演着各种领导者的角色。但是我们的领导力有影响力和效果吗?很多人希望学习伟大的企业家或政治人物,但作为基督徒学者,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,却经常被大家忽略的领导者是耶稣!

到底耶稣的领导力有何独特和优秀之处?企业和机构领导者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领导力的原则和方法?

本书作者通过圣经有关耶稣领导力的教导、近代企业管理的最新思想、优秀企业的实践案例、在企业实践中的观察和反思这四方面信息的整合,提炼了标杆领导力框架,即以使命驱动和战略思维为核心,辅以横向“做人”与纵向“做事”两个维度,系统地分析了耶稣为何能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。

本书一大特色是“学以致用”的框架设计,十堂课中每一课都遵循“领导力解码”、“耶稣领导力”、“案例分析”、“疑惑”、“反思应用”等相同环节,使本书不只是传递一种理论观点,更是一本操作指南,帮助领导者与团队一起思考如何用好所拥有的资源,造福他人与社会。

 

作者简介

杨国安,毕业于香港大学,后赴美取得博士学位,专注于组织管理、领导力、全球化等领域。先后担任商学院教授、企业高管和投资基金合伙人。杨教授在国内外出版十多本管理书籍和一些国际期刊论文,也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和 CEO 顾问。他与太太育有一女一子,目前都在不同领域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。

郭振游,现任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国际商务系研究教授。1996-2017 年期间,他是该系正教授与商学院杰出院士。郭教授常被世界各大学邀请讲学,获多项教学奖,经常在国际商务首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。 郭教授出版了一系列门徒训练材料。现任使者协会副会长。郭教授与妻子郭伟英育有一子代祈。


 

相关推荐

领导力七原色:敬虔领袖必备素质

圣经十大领导力对话



4

联系
客服